49m9QIY3bkR energy.huanqiu.comarticle明阳智能及解决方案入选“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并亮相服贸会/eh6hgvooo/eh74891nd近日,《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在服贸会期间重磅发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以“海上风机创新领导者”定位作为中国能源产业“特色鲜明企业典型案例”、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技术方案作为中国能源产业“高效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入选《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并在服贸会期间发布亮相。《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征集、遴选出的106个产业转型创新成果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各案例的“特点、做法、成效”等几个方面梳理、总结而成。旨在梳理企业成果,摸清转型脉络,总结发展中的亮点和经验,为后续的进一步工作以及能源产业开展转型创新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海上风机创新领导者——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明阳智能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作为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智能致力于能源的绿色、普惠和智慧化。从十年前就提前布局了半直驱,产业链一体化,在机组大型化和海上风电的浪潮之中,成为全国第一及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位。明阳智能一直是风机大型化的积极倡导者。CWEA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海上5.0MW及以上新增装机1166万千瓦,明阳智能占比32.4%,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全国海上5.0MW及以上累计装机1492万千瓦,明阳智能占比34.2%,同样位列全国第一。优势技术/产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明阳智能始终依托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海上风机容量大型化、高质量发展。公司将研究成果融入到MySE机组的抗台性能设计中,成功攻克了风机抗台技术。同时,公司擅长全面分析台风的风速风向、湍流强度、风切变、阵风系数、机组运行状态等成为抗台风风电机组中的“第一品牌”。凭借自主创新攻克广大强台风区海上风电开发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明阳以全生命周期先进理念,积极研发推出5MW-16MW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此外还研发了开拓深远海风电资源的漂浮式风机,进一步拓宽中国海上风电的开发边界。明阳智能推出了5.5MW、6.XMW、7.XMW及8-10MW、11MW系列海上型风机。尤其是2020年7月发布的MySE11-203,额定功率11MW,是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凭着不断创新升级的精神,一年后的8月20日,明阳智能又宣布推出MySE 16.0-242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额定功率16MW,叶轮直径242米,具有46,000平方米的扫风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单台风机每年可产生80000MWh的电力,足以为20000多个家庭供电。2019年,明阳智能8-10兆瓦海上风机下线,推动国内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进程;2020年,明阳智能发布11兆瓦海上机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海上风机;2022年6月,MySE12MW半直驱海上机组下线,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机组,这些产品皆是明阳智能大兆瓦战略的延续,更是明阳智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结晶。部分典型项目案例一: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8月31日,国内首批海上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施工启动。据悉,此项目装机总容量为50万千瓦,拟布置25台MySE11-230机组、18台MySE12-242机组和1台漂浮式机组,为目前国内海上风电量产机型中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长,并投入国内首创漂浮式技术的项目。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约18.3亿千瓦时。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海域利用和项目整体效率,项目拟采用世界首创的“导管架+网衣融合”开发技术,配套建设风电制氢项目,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案例二:国家电投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6月3日,采用明阳智能新一代海上风电大兆瓦机型的“国家电投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单机容量10兆瓦以上风电项目,也是“十四五”时期粤东地区首个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此次成功安装的风电机组也是目前国内量产轮毂中心标高最高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技术方案:形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该方案以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整体规划和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形成一套包含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供能系统项目、监测平台等技术的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分析和攻克了能源结构分析、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方式、“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CCER方式、商业模式设计和优化方式等难题,具有技术上可靠,经济性上可行等特点。概况阳江基地清洁能源功能系统技术方案以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整体规划和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形成一套包含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供能系统项目、监测平台等技术的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分析和攻克了能源结构分析、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方式、“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CCER方式、商业模式设计和优化方式等难题,具有技术上可靠,经济性上可行等特点。优势及特点(1)基地能源结构分析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江基地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港口工业园,企业类型为工业厂房,工业园区用能种类:工业生产用电、公共用电、动力用电、天然气、油品消费以及少部分的化工原料的化学气体消费等。企业用电性质为大工业1-10kV,2020年,阳江基地的全年总用电量为1375.11万kWh,无论是从实现碳中和还是从降低用电成本角度,阳江基地都有采用清洁能源功能的需要。(2)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电源方面,现阶段根据公司DMS平台对阳江模拟结果,阳江市90m高度整体风速水平在3.6m/s-6.0m/s之间,评估结果见下图。场区拟选场址初步评估风速在5.28m/s左右,初步考虑各种限制性因素,可开发风电容量为6.4MW左右,年平均等效小时数在2096h左右,采用10kV就近接入场内10kV电力线路。基地屋顶总面积约为2万m2,按照屋顶面积使用率为80%计算,初步估算该区域屋顶的可安装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容量约为1.61MWp,25年的年平均发电量为164.60万kWh,采用380V就近接入场内低压电力线路。考虑负荷特性,本项目选用单体容量1MW/1MWh的单元,以10kV回路接至阳江基地10kV配电线路。其他方面,通过新能源车替代传统汽油公务车、LED灯节能减排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方案实施后,CO2排放将减少96.9%,效益指标非常明显。(3)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建设一套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利用深圳量云已有的数据采集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现场设备的通讯部门进行改造实现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测,让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该基地的能耗消费情况、碳排情况,为进一步挖掘节能空间,降低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撑。系统部署在公司总部,实现“远程抄表、配电监控、能耗管理”功能,系统搭建在云端,系统采集数据存储在云端,统计能源数据、计算电能用量及燃气量,分析用电行为,用户通过浏览器或手机端应用查看或监控设备运行数据、运行状态。通过监测平台技术可以进一步保证碳中和目标的实施。(4)CCER方式、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一方面通过CCER方式确保剩余的碳排放可以得以抵消,同时提高企业注重环境及社会责任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力交易、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等多种商业模式和电价交易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评估,保证方案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应用及贡献根据对阳江基地的用能系统分析,结合明阳阳江基地的现有基本条件,合理配置风光储的容量,打造了安全可靠、度电成本最低,收益率最优的源网荷储整体方案。明阳针对碳中和的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区域(省、市、地区),也支持绿色园区、绿色楼宇、绿色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打破源、网、荷的界限,将能源生产、能源传输、能源消费、能源监管以及能源市场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构成能源系统的新形态,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166394460528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齐琛冏环球网1663944605288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0dd02eda8a9742b791e33ff7d0e7938u1.png{"email":"qichenjiong@huanqiu.com","name":"齐琛冏"}
近日,《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在服贸会期间重磅发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以“海上风机创新领导者”定位作为中国能源产业“特色鲜明企业典型案例”、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技术方案作为中国能源产业“高效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入选《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并在服贸会期间发布亮相。《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征集、遴选出的106个产业转型创新成果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各案例的“特点、做法、成效”等几个方面梳理、总结而成。旨在梳理企业成果,摸清转型脉络,总结发展中的亮点和经验,为后续的进一步工作以及能源产业开展转型创新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海上风机创新领导者——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明阳智能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作为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智能致力于能源的绿色、普惠和智慧化。从十年前就提前布局了半直驱,产业链一体化,在机组大型化和海上风电的浪潮之中,成为全国第一及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位。明阳智能一直是风机大型化的积极倡导者。CWEA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海上5.0MW及以上新增装机1166万千瓦,明阳智能占比32.4%,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全国海上5.0MW及以上累计装机1492万千瓦,明阳智能占比34.2%,同样位列全国第一。优势技术/产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明阳智能始终依托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海上风机容量大型化、高质量发展。公司将研究成果融入到MySE机组的抗台性能设计中,成功攻克了风机抗台技术。同时,公司擅长全面分析台风的风速风向、湍流强度、风切变、阵风系数、机组运行状态等成为抗台风风电机组中的“第一品牌”。凭借自主创新攻克广大强台风区海上风电开发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明阳以全生命周期先进理念,积极研发推出5MW-16MW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此外还研发了开拓深远海风电资源的漂浮式风机,进一步拓宽中国海上风电的开发边界。明阳智能推出了5.5MW、6.XMW、7.XMW及8-10MW、11MW系列海上型风机。尤其是2020年7月发布的MySE11-203,额定功率11MW,是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凭着不断创新升级的精神,一年后的8月20日,明阳智能又宣布推出MySE 16.0-242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额定功率16MW,叶轮直径242米,具有46,000平方米的扫风面积,相当于六个足球场。单台风机每年可产生80000MWh的电力,足以为20000多个家庭供电。2019年,明阳智能8-10兆瓦海上风机下线,推动国内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进程;2020年,明阳智能发布11兆瓦海上机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海上风机;2022年6月,MySE12MW半直驱海上机组下线,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机组,这些产品皆是明阳智能大兆瓦战略的延续,更是明阳智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结晶。部分典型项目案例一: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8月31日,国内首批海上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施工启动。据悉,此项目装机总容量为50万千瓦,拟布置25台MySE11-230机组、18台MySE12-242机组和1台漂浮式机组,为目前国内海上风电量产机型中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长,并投入国内首创漂浮式技术的项目。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约18.3亿千瓦时。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海域利用和项目整体效率,项目拟采用世界首创的“导管架+网衣融合”开发技术,配套建设风电制氢项目,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案例二:国家电投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6月3日,采用明阳智能新一代海上风电大兆瓦机型的“国家电投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单机容量10兆瓦以上风电项目,也是“十四五”时期粤东地区首个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此次成功安装的风电机组也是目前国内量产轮毂中心标高最高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技术方案:形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该方案以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整体规划和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形成一套包含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供能系统项目、监测平台等技术的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分析和攻克了能源结构分析、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方式、“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CCER方式、商业模式设计和优化方式等难题,具有技术上可靠,经济性上可行等特点。概况阳江基地清洁能源功能系统技术方案以阳江基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整体规划和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形成一套包含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供能系统项目、监测平台等技术的规范化可复制的设计方式,分析和攻克了能源结构分析、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方式、“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CCER方式、商业模式设计和优化方式等难题,具有技术上可靠,经济性上可行等特点。优势及特点(1)基地能源结构分析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江基地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港口工业园,企业类型为工业厂房,工业园区用能种类:工业生产用电、公共用电、动力用电、天然气、油品消费以及少部分的化工原料的化学气体消费等。企业用电性质为大工业1-10kV,2020年,阳江基地的全年总用电量为1375.11万kWh,无论是从实现碳中和还是从降低用电成本角度,阳江基地都有采用清洁能源功能的需要。(2)源网荷储的匹配设计和优化电源方面,现阶段根据公司DMS平台对阳江模拟结果,阳江市90m高度整体风速水平在3.6m/s-6.0m/s之间,评估结果见下图。场区拟选场址初步评估风速在5.28m/s左右,初步考虑各种限制性因素,可开发风电容量为6.4MW左右,年平均等效小时数在2096h左右,采用10kV就近接入场内10kV电力线路。基地屋顶总面积约为2万m2,按照屋顶面积使用率为80%计算,初步估算该区域屋顶的可安装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容量约为1.61MWp,25年的年平均发电量为164.60万kWh,采用380V就近接入场内低压电力线路。考虑负荷特性,本项目选用单体容量1MW/1MWh的单元,以10kV回路接至阳江基地10kV配电线路。其他方面,通过新能源车替代传统汽油公务车、LED灯节能减排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方案实施后,CO2排放将减少96.9%,效益指标非常明显。(3)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技术建设一套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利用深圳量云已有的数据采集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现场设备的通讯部门进行改造实现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测,让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该基地的能耗消费情况、碳排情况,为进一步挖掘节能空间,降低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撑。系统部署在公司总部,实现“远程抄表、配电监控、能耗管理”功能,系统搭建在云端,系统采集数据存储在云端,统计能源数据、计算电能用量及燃气量,分析用电行为,用户通过浏览器或手机端应用查看或监控设备运行数据、运行状态。通过监测平台技术可以进一步保证碳中和目标的实施。(4)CCER方式、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一方面通过CCER方式确保剩余的碳排放可以得以抵消,同时提高企业注重环境及社会责任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电力交易、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等多种商业模式和电价交易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评估,保证方案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应用及贡献根据对阳江基地的用能系统分析,结合明阳阳江基地的现有基本条件,合理配置风光储的容量,打造了安全可靠、度电成本最低,收益率最优的源网荷储整体方案。明阳针对碳中和的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区域(省、市、地区),也支持绿色园区、绿色楼宇、绿色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打破源、网、荷的界限,将能源生产、能源传输、能源消费、能源监管以及能源市场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构成能源系统的新形态,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