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XpCaqcj2Y作者:齐琛冏energy.huanqiu.comarticle金茂绿建副总经理高滔:科技创新做好“城市低碳发展文章”/eh6hgvooo/eh747vf42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8月31日—9月5日在京举办,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突出“双碳”特色,本届服贸会首次设立环境服务专题展,旨在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茂绿建”)是中国中化集团城市运营领域——中国金茂旗下全资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和“新基建”重大发展战略。在本届服贸会,金茂绿建亮相环境服务专题“低碳能源专区”,展示的碳中和业务凸显了综合能源服务、光伏和零碳建筑两项重点业务的技术及产品优势;新基建业务围绕绿色云计算中心和新能源车辆换电两项重点业务的创新模式展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城市承担起更多的脱碳责任,成为能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在2022服贸会期间,围绕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科技创新突破、国家相关战略落地等相关问题,环球网能源频道采访了金茂绿建副总经理高滔。低碳城市建设要在能源生产、消费端做好文章城市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阵地,涉及建筑、交通、数据中心等众多方面。德勤和华为2021年9月联合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显示,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电力/热力、工业和交通是目前国内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占比分别为51%、28%和10%,累计占比接近90%。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来生产能源。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抓手有哪些?高滔告诉记者,要想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要在能源生产端做文章,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等方式实现高效供能,同时要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率,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生物质等清洁供能形式,通过区域集中供能等方式,推动建筑用能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能源消费端做文章,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并加快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应用,满足建筑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屋顶、墙面等资源,通过光伏发电解决部分用能需求,推动建筑能耗水平不断降低。2021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等电气化普及率,同时要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等清洁低碳供暖。此外,要求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同时,高滔指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在时间、空间等维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最好在城市新区建设或片区提升改造的规划设计阶段,提前考虑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和绿色低碳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并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有效支撑区域发展规划,还要具备落地和长期发展的后劲。精细化运营也是规划有效落地的关键环节,金茂绿建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能源、资产五体系认证与监督审核,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能源和驿路优电等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既保持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水平,也兑现了规划阶段的投资承诺,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客户的一致认可。科技手段支撑城市建筑、交通低碳转型科技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建筑、交通是城市的“能耗大户”,也是城市能源转型主要领域。高滔介绍,公司业务集群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云计算中心、新能源车辆换电等业务,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依托智慧能源研究院和建筑科技创新中心两大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研发创新并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智慧能源业务科技含量与节能属性,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进程中,金茂绿建重点关注电厂和工业余热供暖,以及热泵、生物质等清洁供暖业务。公司拥有新型热源塔热泵、双级涡旋式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光伏墙和光伏顶等核心自研产品。”高滔介绍。其中,金茂绿建是国内首家将离心式热泵主机稳定可靠地应用于热源塔热泵系统中的企业,并且实现了离心式热泵机组在零下22℃的蒸发温度下安全稳定供热运行。同时,金茂绿建新型热源塔采用横流开式热源塔,循环介质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效率高。冬季夏季均可使用,冬季可以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稳定运行,通过低温溶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为热泵机组提供低品位能量。而在夏季,其转换为冷却塔模式运行,通过冷却水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此外,自主研发的新型抗冻液、溶液再生装置和智能管理系统,让新型热源塔热泵更加稳定、环保和高效,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青岛、南京、长沙等多个综合能源项目。为解决北方清洁供暖问题,金茂绿建推出了双级涡旋式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采用自研大功率单机双级涡旋压缩机,最低可在-40℃超低环温稳定制热,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较大规模的商业建筑、居民楼宇、办公楼、医院等供暖和热水需求场所。环境适应范围广,是治理北方空气污染、燃煤锅炉替代的有效解决方案。除了建筑,交通脱碳也是城市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高滔告诉记者,与新能源乘用车相比,重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具有3分钟快速换电模式、商用车易标准化、可通过车电分离降低初始投资、技术门槛等特点。以新能源重卡为例,近年来销量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按照2021年重卡保有量870万辆,单辆年补给费15万元(电费+换电服务费)计算,补给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因此,金茂绿建聚焦专线运输、场内短倒、区域短倒等运营里程稳定、换电频次较高的商用车换电场景,提供包括新能源重卡、矿卡、装载机等产品的解决方案、充换电能源补给方案、物流运营方案、投融资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服务,协助客户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交通运营。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换电机构总成和换电站已完成第三代产品研发及量产。标准换电站占地面积仅200㎡,拥有7个充电仓位,平均换电时间2.5分钟,可服务50辆新能源重卡,最多可扩展至150辆车。目前,公司已与上汽红岩、陕汽、重汽等头部车企联合研发30余款定制车型,首批项目运营良好,换电服务累计7000余次。响应“东数西算”战略,服务绿色云计算中心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趋势下,“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主角。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解决冷却系统的能耗问题是数据中心运营面临的一大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增效十分关键。高滔介绍,公司在全面分析数据中心冷热源供回路径以及周边建筑能耗的基础上,打破数据中心节能以提高供冷效率为主的思维定式,创新性地应用“能源站+数据中心”耦合模式,通过余热回收再利用,将其改造为区域内稳定的供热来源,不仅实现数据中心项目深度节能,还探索出与办公、商业、居民供冷/供热为主的综合能源服务合作共赢的创新型商业模式。据了解,金茂绿建打造的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能源站+绿色云计算中心项目获得国家最新、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等级认证,设计PUE≤1.25,同时采用中水源热泵和热源塔热泵技术,通过高效余热回收和备份机组合理配置等节能增效举措,可以实现设备数量1+1<2、运行效益1+1>2的效果。该项目还引入行业先进的2N供配电系统,使云计算中心运行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是国际专业领域认可的高质量、高标准云计算中心。“零碳数据中心目前暂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一方面将通过耦合模式、液冷等节能技术应用,降低数据中心PUE水平,另一方面将通过绿电、氢能等新型电力系统,从源头推动数据中心低碳化以及最终的零碳发展。”高滔对零碳数据中心的未来作出了展望。紧密结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金茂绿建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站+数据中心”耦合模式复制,目前已经在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实现落地,未来将加快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云计算中心服务商。凭借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贡献,金茂绿建打造的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能源站+绿色云计算中心项目入选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高滔对记者表示,围绕“双碳”目标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推进城市低碳化、数字化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这需要能源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从综合能源服务到绿色云计算中心,从智慧能源到智慧城市,金茂绿建始终努力践行央企责任,强化科学引领,落实双碳战略,探索美好城市生活新范本。166245307234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齐琛冏环球网166245307234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316e19e1b8dadc1e3860a0c087a174fu5.jpg{"email":"qichenjiong@huanqiu.com","name":"齐琛冏"}
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8月31日—9月5日在京举办,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突出“双碳”特色,本届服贸会首次设立环境服务专题展,旨在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茂绿建”)是中国中化集团城市运营领域——中国金茂旗下全资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和“新基建”重大发展战略。在本届服贸会,金茂绿建亮相环境服务专题“低碳能源专区”,展示的碳中和业务凸显了综合能源服务、光伏和零碳建筑两项重点业务的技术及产品优势;新基建业务围绕绿色云计算中心和新能源车辆换电两项重点业务的创新模式展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城市承担起更多的脱碳责任,成为能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在2022服贸会期间,围绕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科技创新突破、国家相关战略落地等相关问题,环球网能源频道采访了金茂绿建副总经理高滔。低碳城市建设要在能源生产、消费端做好文章城市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阵地,涉及建筑、交通、数据中心等众多方面。德勤和华为2021年9月联合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显示,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电力/热力、工业和交通是目前国内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占比分别为51%、28%和10%,累计占比接近90%。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来生产能源。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抓手有哪些?高滔告诉记者,要想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要在能源生产端做文章,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等方式实现高效供能,同时要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率,因地制宜采用热泵、生物质等清洁供能形式,通过区域集中供能等方式,推动建筑用能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能源消费端做文章,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并加快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应用,满足建筑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屋顶、墙面等资源,通过光伏发电解决部分用能需求,推动建筑能耗水平不断降低。2021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等电气化普及率,同时要在北方城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等清洁低碳供暖。此外,要求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同时,高滔指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在时间、空间等维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最好在城市新区建设或片区提升改造的规划设计阶段,提前考虑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和绿色低碳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并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有效支撑区域发展规划,还要具备落地和长期发展的后劲。精细化运营也是规划有效落地的关键环节,金茂绿建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能源、资产五体系认证与监督审核,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能源和驿路优电等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既保持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水平,也兑现了规划阶段的投资承诺,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客户的一致认可。科技手段支撑城市建筑、交通低碳转型科技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建筑、交通是城市的“能耗大户”,也是城市能源转型主要领域。高滔介绍,公司业务集群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云计算中心、新能源车辆换电等业务,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依托智慧能源研究院和建筑科技创新中心两大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研发创新并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智慧能源业务科技含量与节能属性,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进程中,金茂绿建重点关注电厂和工业余热供暖,以及热泵、生物质等清洁供暖业务。公司拥有新型热源塔热泵、双级涡旋式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光伏墙和光伏顶等核心自研产品。”高滔介绍。其中,金茂绿建是国内首家将离心式热泵主机稳定可靠地应用于热源塔热泵系统中的企业,并且实现了离心式热泵机组在零下22℃的蒸发温度下安全稳定供热运行。同时,金茂绿建新型热源塔采用横流开式热源塔,循环介质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效率高。冬季夏季均可使用,冬季可以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稳定运行,通过低温溶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为热泵机组提供低品位能量。而在夏季,其转换为冷却塔模式运行,通过冷却水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此外,自主研发的新型抗冻液、溶液再生装置和智能管理系统,让新型热源塔热泵更加稳定、环保和高效,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青岛、南京、长沙等多个综合能源项目。为解决北方清洁供暖问题,金茂绿建推出了双级涡旋式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采用自研大功率单机双级涡旋压缩机,最低可在-40℃超低环温稳定制热,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较大规模的商业建筑、居民楼宇、办公楼、医院等供暖和热水需求场所。环境适应范围广,是治理北方空气污染、燃煤锅炉替代的有效解决方案。除了建筑,交通脱碳也是城市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高滔告诉记者,与新能源乘用车相比,重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具有3分钟快速换电模式、商用车易标准化、可通过车电分离降低初始投资、技术门槛等特点。以新能源重卡为例,近年来销量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按照2021年重卡保有量870万辆,单辆年补给费15万元(电费+换电服务费)计算,补给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因此,金茂绿建聚焦专线运输、场内短倒、区域短倒等运营里程稳定、换电频次较高的商用车换电场景,提供包括新能源重卡、矿卡、装载机等产品的解决方案、充换电能源补给方案、物流运营方案、投融资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服务,协助客户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交通运营。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换电机构总成和换电站已完成第三代产品研发及量产。标准换电站占地面积仅200㎡,拥有7个充电仓位,平均换电时间2.5分钟,可服务50辆新能源重卡,最多可扩展至150辆车。目前,公司已与上汽红岩、陕汽、重汽等头部车企联合研发30余款定制车型,首批项目运营良好,换电服务累计7000余次。响应“东数西算”战略,服务绿色云计算中心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趋势下,“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主角。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解决冷却系统的能耗问题是数据中心运营面临的一大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增效十分关键。高滔介绍,公司在全面分析数据中心冷热源供回路径以及周边建筑能耗的基础上,打破数据中心节能以提高供冷效率为主的思维定式,创新性地应用“能源站+数据中心”耦合模式,通过余热回收再利用,将其改造为区域内稳定的供热来源,不仅实现数据中心项目深度节能,还探索出与办公、商业、居民供冷/供热为主的综合能源服务合作共赢的创新型商业模式。据了解,金茂绿建打造的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能源站+绿色云计算中心项目获得国家最新、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等级认证,设计PUE≤1.25,同时采用中水源热泵和热源塔热泵技术,通过高效余热回收和备份机组合理配置等节能增效举措,可以实现设备数量1+1<2、运行效益1+1>2的效果。该项目还引入行业先进的2N供配电系统,使云计算中心运行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是国际专业领域认可的高质量、高标准云计算中心。“零碳数据中心目前暂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一方面将通过耦合模式、液冷等节能技术应用,降低数据中心PUE水平,另一方面将通过绿电、氢能等新型电力系统,从源头推动数据中心低碳化以及最终的零碳发展。”高滔对零碳数据中心的未来作出了展望。紧密结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金茂绿建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站+数据中心”耦合模式复制,目前已经在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实现落地,未来将加快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云计算中心服务商。凭借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贡献,金茂绿建打造的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能源站+绿色云计算中心项目入选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高滔对记者表示,围绕“双碳”目标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推进城市低碳化、数字化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这需要能源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从综合能源服务到绿色云计算中心,从智慧能源到智慧城市,金茂绿建始终努力践行央企责任,强化科学引领,落实双碳战略,探索美好城市生活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