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XDu0C3g2b energy.huanqiu.comarticle国网四川电力“电力-交通深度融合智慧调度服务平台”入选《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eh6hgvooo/eh74891nd近日获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交通深度融合智慧调度服务平台”入选正式发布的《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该报告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编写。9月1日,在服贸会成果发布厅,《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下称《报告》)以能源行业成果名义重磅发布,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该《报告》就研究会“品牌研究中心”征集、遴选出的106个产业转型创新成果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各案例的“特点、做法、成效”等几个方面梳理、总结。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交通深度融合智慧调度服务平台”构建了以“车-桩-路-网”数据为基础的感知层、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平台层、以交通网和电网协调优化调度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层三层平台体系。通过对交通网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电网“动态增容”,服务电动汽车用户便利出行,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相比无序充电典型场景下可节省用户总出行时间20%,提升电网高峰供电能力8%,减小峰谷差15%,助力整个电网与交通网的节能增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城市交通的“电气化”特征将越来越显著,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城市交通的“电气化”使得电力和交通呈现强耦合态势,其相互影响导致的城市电网安全风险和交通瘫痪风险日渐增加。主要表现在:电气化交通负荷呈现随机性、潮汐性、波动性、冲击性,会给城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带来巨大冲击;交通网的拥堵/瘫痪和城市电网的扰动/故障,都可能引发两者间的故障蔓延甚至连锁瘫痪,安全风险极大。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本项目基于上述背景,提出建立电力-交通深度融合的智慧调度服务平台,通过对交通网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电网“动态增容”,服务电动汽车用户便利出行,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电力-交通深度融合的智慧调度服务平台,构建了以“车-桩-路-网”数据为基础的感知层、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平台层、以交通网和电网协调优化调度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层三层平台体系,旨在解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以及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峰谷差不断加大等问题。 对于交通网的优化调度主要体现在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研发了基于“车-桩-路-网”数据深度融合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调度方法,以电网和用户综合指标作为优化目标,既可服务于用户便捷充电,又可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考虑电网运行的随机性以及用户对充电调度响应的不确定性,在对电动汽车充电优化调度的基础上,通过对“车-桩-路-网”大数据深度学习,预测城市充电负荷总体分布,从而提前预警电网风险并提供电网调度辅助决策建议。据介绍,该项目产品可服务于电网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和电动汽车用户。对于电网公司,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可助力电网提升供电能力、削峰填谷,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本项目产品能有效避免因充电排队导致的交通拥堵,是缓解交通堵塞、提升城市道路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电动汽车用户,通过参与充电调度可获得优化充电方案,节省出行时间,同时降低充电成本。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相比无序充电典型场景下可节省用户总出行时间20%,提升电网高峰供电能力8%,减小峰谷差15%,助力整个电网与交通网的节能增效。本项目相关成果已发表论文8篇,申请/授权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166239043707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齐琛冏环球网166239043707011[]https://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0124175d2a12c9a5c095c55f97475b4u1.png?w=1260{"email":"qichenjiong@huanqiu.com","name":"齐琛冏"}
近日获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交通深度融合智慧调度服务平台”入选正式发布的《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该报告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编写。9月1日,在服贸会成果发布厅,《中国能源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下称《报告》)以能源行业成果名义重磅发布,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该《报告》就研究会“品牌研究中心”征集、遴选出的106个产业转型创新成果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各案例的“特点、做法、成效”等几个方面梳理、总结。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交通深度融合智慧调度服务平台”构建了以“车-桩-路-网”数据为基础的感知层、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平台层、以交通网和电网协调优化调度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层三层平台体系。通过对交通网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电网“动态增容”,服务电动汽车用户便利出行,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相比无序充电典型场景下可节省用户总出行时间20%,提升电网高峰供电能力8%,减小峰谷差15%,助力整个电网与交通网的节能增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城市交通的“电气化”特征将越来越显著,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城市交通的“电气化”使得电力和交通呈现强耦合态势,其相互影响导致的城市电网安全风险和交通瘫痪风险日渐增加。主要表现在:电气化交通负荷呈现随机性、潮汐性、波动性、冲击性,会给城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带来巨大冲击;交通网的拥堵/瘫痪和城市电网的扰动/故障,都可能引发两者间的故障蔓延甚至连锁瘫痪,安全风险极大。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本项目基于上述背景,提出建立电力-交通深度融合的智慧调度服务平台,通过对交通网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实现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电网“动态增容”,服务电动汽车用户便利出行,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电力-交通深度融合的智慧调度服务平台,构建了以“车-桩-路-网”数据为基础的感知层、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平台层、以交通网和电网协调优化调度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层三层平台体系,旨在解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以及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峰谷差不断加大等问题。 对于交通网的优化调度主要体现在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研发了基于“车-桩-路-网”数据深度融合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调度方法,以电网和用户综合指标作为优化目标,既可服务于用户便捷充电,又可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考虑电网运行的随机性以及用户对充电调度响应的不确定性,在对电动汽车充电优化调度的基础上,通过对“车-桩-路-网”大数据深度学习,预测城市充电负荷总体分布,从而提前预警电网风险并提供电网调度辅助决策建议。据介绍,该项目产品可服务于电网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和电动汽车用户。对于电网公司,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可助力电网提升供电能力、削峰填谷,同时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本项目产品能有效避免因充电排队导致的交通拥堵,是缓解交通堵塞、提升城市道路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电动汽车用户,通过参与充电调度可获得优化充电方案,节省出行时间,同时降低充电成本。通过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优化调度,相比无序充电典型场景下可节省用户总出行时间20%,提升电网高峰供电能力8%,减小峰谷差15%,助力整个电网与交通网的节能增效。本项目相关成果已发表论文8篇,申请/授权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