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思南 齐琛冏
石油化工工业是中国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打开我国石化事业发展的画卷,从大庆油田的黑金喷涌、上海石化的拔地而起,微光成炬、星火燎原,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成为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一代代石化人中,有这样一位建设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在职业生涯中,他从基层技术员做起,先后担任上海石化总厂厂长、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裁,在不断推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同时,还带领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见证了我国石化产业从艰难起步、弱小落后蜕变为世界一流产业。
近六十载栉风沐雨,推动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六十载的开拓进取,交织出一个个波澜壮阔的精彩故事。如今,王基铭院士依然为石化行业的发展及低碳转型建言献策,奔忙不停,让人感受到一名石化老兵为振兴中国石化事业的拳拳之心。
“五子厂长”与“金山工程”:
“没有担当,干什么事?”
春日的上午,在位于中石化大厦的办公室里,王基铭步伐矫健地迎接编辑部一行的到来。年已八旬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回忆起人生经历谈笑风生,分享着对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1959年进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炼油专业之前,“石油”对于这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是陌生而遥远的词语。但是在教室里听到老师讲述我国石油工业的现状时,王基铭才真正感受到,石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国家又是多么希望尽早培养出自己的石油人才。
1964年,王基铭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上海高桥的上海炼油厂工作,因工作出色、肯钻研琢磨,能干也会干的他很快从操作工和施工员升任至车间副主任。
化纤是重要的石化产品之一,也是服装的原材料。1972年,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国家决定在上海金山的一片海滩上建设“金山工程”—— 上海石化总厂。王基铭作为上海石化建设的第一批参与者,担任化工一厂基建工程副指挥。
为了“不占用一亩农田”,工程向滩涂要地。上海石化总厂的厂址选在上海金山卫临杭州湾畔的一片海滩上,这里不仅荒无人烟,而且都是泥泞的滩涂,芦苇丛生。从零起步建起一座拥有复杂生产装置、完整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谈何容易!
这是一条筚路蓝缕之路,也是一条通往胜利之路:围海造地,打下首桩,管道铺设……年轻的王基铭和5万名工人一起“头顶青天,脚踏海滩”日夜奋战,把海滩变成工地,把工地变成了工厂。最终,一座座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台台设备安装就绪。中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诞生了。
王基铭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1988年5月,被任命为上海石化总厂厂长,作为企业当家人,他称自己为“五子厂长”——操心着所有职工的房子(住宿问题)、车子(交通通勤问题)、票子(工资问题)、娘子(家属配偶问题)、孩子(子女教育问题)等。
80年代末,我国引进的第五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落户上海石化,但3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需要靠企业自筹。“每天一睁眼就新增了40多万元的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王基铭回忆道。
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基铭把这个3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比作即将下蛋的“老母鸡”,向全体职工呼吁“救救母鸡一把米”。同时,积极争取获得发行企业债券的政策支持,让上海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他是我国第一个在债券上签字的企业家。
此外,他决定号召职工捐资建厂。在他的呼吁和带头行动下,大批职工拿出了积攒已久的结婚钱、养老钱。谈到捐资建厂时,王基铭表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有石化一小的学生代表拿着一袋沉甸甸的压岁钱来到我办公室,说代表他们小学生来捐钱,我当时特别感动”。事实上,让人感动的不只是钱,而是团结在“大家长”周围全体职工爱厂如家的凝聚力。
力量生于团结。这只“母鸡”终于开始“产蛋”,而且是高产——1990年,3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成,至此,上海石化的原油利用率提高至62%,年利税达20亿元,成为当时中国国内最大的“油、化、纤、塑”并举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为我国跃居乙烯产业世界大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承担“金山工程”建设让企业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这家上交利税排名上海首位的大型国企面临亏损的困境。如何深化企业改革,让企业长远发展?是当家人必须解决的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经过思考与探索,我认为股份制是个好办法,不仅能筹措企业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在体制机制上与国际接轨。”王基铭回忆,从根子上理顺产权关系,让企业真正具有自我发展的内生活力。
然而,三十多年前,“股份制”在国内还是个新鲜而陌生的词汇。企业股份制改制尚无先例。为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王基铭带着部分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赶赴北京,挨个部门做工作,争取各方面支持和理解。1992年9月,国务院批准上海石化等9家企业为首批规范化股份改制试点企业。
1993年,上海石化股份制改制成功,王基铭担任上海石化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石化成为内地首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2000年,担任中国石化总裁的王基铭又带领中国石化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上市。
然而,四地上市,要遵守四种制度,主业副业需要剥离,上海石化总厂需要一分为二,六万五千名员工要分开,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无异于脱胎换骨,阻力极大。王基铭既是上市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又是中国石化金山实业公司总经理,两碗水怎么端平?
改革,何尝不是破立并举的大手笔。“五子厂长”王基铭肩上的担子十分重大。他说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多让一点”。“在班子上统一思想,把账面现金以及部分股票分给实业公司,对使用的土地向实业公司缴纳租金,照顾实业公司,让其有稳定的收益。”
在他和领导班子的统一思想和积极协调下,上海石化的主副业剥离总体实现了平稳过渡,打造了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改制企业。当时,王基铭被国家领导人称赞“为国企的改革事业立了新功”。
“没有担当,干什么事?”这是王基铭谈起企业家精神时常说的话。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王基铭强调,应担起三个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而他正有着“敢于担当”的胆识,与“能担起来”能力,从上海的金山海滩上为中国石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海到北京:
“装备国产化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1994年,王基铭担任中石化副总经理,分管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物资供应等。
从上海来到北京,人生的战场转移,但战斗依然继续。在这里,他花费极大力气推动了重大装备国产化。
烯烃、芳烃是与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料。但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我国乙烯消费一半左右依赖进口。乙烯的扩产增产,有助于重点保障我国日益增长的基础化工原料需求,增加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995年,大庆石化实施3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其中,裂解压缩机是重大关键装备,被称为乙烯生产的“心脏”。且乙烯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本非常高,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生产线都得停工。
此前国内压缩机基本全部使用进口,但国之重器,不可永远仰赖于人。王基铭了解到裂解压缩机的国产化条件已基本成熟,就提出尽快实现在石化领域重大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此时不做,更待何时?”他决定克服工厂对使用国产裂解压缩机的争议,首先对乙烯裂解装置中的“三机”中的“两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实施国产化。
如果说勇敢拍板采用“国货”是战略上的藐视,那么高质量把关设备生产就是战术上的重视。负责提供设备的沈阳鼓风机厂实行全员承包抵押合同,业主中国石化组织了中国石化一批有经验的老师傅驻场,把关每一道生产工序。在困难面前,王基铭挺身而出,“你们只需要把事情做好,出了事我负责!”
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干了就不难。王基铭坚信万事抗不过“认真”二字。事实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沈鼓不仅完成了大庆石化项目两台机组的设计制造,而且由此已生产石化用压缩机500多台,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制造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用大型压缩机的企业。
大庆石化3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只是一个缩影。为推进炼油装备国产化,王基铭支持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在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支持并大幅提升了无锡压缩机股份公司的加工设计能力,帮助杭州汽轮机厂(现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大型企业,化工设备制造业的明星……在王基铭的推动下,中国石化乙烯及下游装置的装备国产化率已超过80%。
谈到装备国产化发展时,王基铭语气激动地说,振兴东北不能是一句口号,他在中石化那时,石油石化设备自主创新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大声疾呼,今天我们国产的设备不比进口的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鼓励和监督企业使用国产设备,这样我国民族工业才能够振兴、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现在建的项目工程就应该要求积极使用,包括大型民营石化企业的大项目。
2016年,中国能源装备优秀人物评选中,主办方以“在长期的石化工程建设实践中,王基铭院士提出了适合我国炼油化工工程建设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在他的主持下,我国大型装备国产化不断取得突破,开创了国内成套技术进入当代世界先进行列的局面,彻底改变了炼油和石化项目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由给予其中国能源装备终身成就人物。该奖项是2013年由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同志牵头,中国能源报社科技装备部执行的我国能源装备评选活动。
当选院士,研究不止:
技术创新是“双碳”目标的第一驱动力
从22岁进入炼油厂从事基层技术工作,到63岁以中国石化高层领导的身份卸任,王基铭在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石化行业奉献了40个春秋。
卸任同年,王基铭以其深厚的石化工程建设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突出贡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份发生变化,在人生的新起点,他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做贡献。
当选院士后的王基铭十分忙碌:主持开展多个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三年内对14个省区市的102个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作为主编带队完成了《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的编写工作并出版……
2019年,为记录、致敬能源行业各条战线的开拓者、贡献者,在新中国“70华诞”时第三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推出的主题活动“能源70年•功勋人物”公益评选中,王基铭因其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开创性管理成果及卓越贡献当选“能源功勋·泰斗人物”。
在公布现场,王基铭感慨:“我作为石油石化战线的一员入选,这份荣誉不光属于我,更应颁给成千上万像我一样的普通奋斗者。”
除了参与中国工程院的一系列重大专项研究以外,他还十分关心海南石化产业发展。海南洋浦石化是王基铭在任的最后一个重大项目,他参与了海南炼化的决策、设计、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有着深厚的感情。
2003年,中石油、中石化先后在海南开始布局炼油产业,考虑到海南是华南油品的主要市场,中石化应当有所作为,在海南参加科技会议的王基铭回到北京后,向正在开会的时任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递上一张纸条讲述海南的情况与思路,李毅中当即批示同意。
这张纸条就像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种下了一个大树的种子,如今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拿到批示的王基铭马上回到海南考察选址。经过考察和思索,他认为:“洋浦有很好的码头条件,又背靠华南市场,建设一个炼厂是非常好的。”他提出,新厂要有新体制、国际先进水平。如今,洋浦石化是采用国产自主技术的一座全加氢的炼厂,产品质量和排放指标均位于先进水平。
二十多年来,王基铭十分关注海南自贸区建设与海南的石化产业。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邀请下,2021年3月,由他牵头建立的“洋浦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工作站聚焦以洋浦石化为依托的海南石化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化发展,以及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战略咨询与技术支撑。
如今,工作站邀请了王基铭、曹湘洪、袁晴棠、孙丽丽、郭旭升、孙焕泉等6位院士入驻开展工作,形成了院士、核心专家、专家库三个层次的智库。成立短短一周年,院士工作站已经围绕海南产业资源发展开展了10个课题,包括摸清家底、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战略、百万吨乙烯工程优化咨询等,成果丰硕。
不管是院士的战略咨询工作,还是实际调研考察中,王基铭始终没有放弃对石化产业发展前景的思考。
当前,各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实行动如火如荼。在王基铭看来,“双碳”目标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承诺,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更是国内能源转型的动员令。“石化产业既是能源型产业,又是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如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进行绿色低碳转型,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那么,石化产业如何找准新定位,培育新优势,走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王基铭认为,绿色化、自主化、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这“五化”是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具体而言,绿色化需要石化各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双碳”愿景目标、思路与行动措施;自主化需要石化产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一体化要求深度炼化一体化,以化为主,将宝贵的石油资源“吃干榨净”;多元化要求原料多元化、产品多元化和投资多元化;国际化既能增强我国能源安全自主保障能力,与国际石油巨头同台竞技,将倒逼我国石化企业提升技术、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王基铭指出,石化产业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能耗强度大,而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驱动力。“通过创新可以减少原料、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与氢为原料生成甲醇及其他化工产品,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他强调,石化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电气化、电力绿色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低碳革命浪潮下,石化企业有望在创新驱动下迈向“碳达峰、碳中和”时代。
王基铭院士履历
● 1942年,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上虞县;
● 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
● 1964年至1972年,任上海炼油厂操作工、施工员、车间副主任、基建科长;
● 1972年,任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基建工程副指挥;
● 1984年11月至1993年6月,任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副厂长、代厂长、厂长;
● 1993年6月至1994年2月,任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1994年2月至1998年4月,任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1998年4月至2000年2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 2001年12月起兼任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2000年2月至2003年4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届董事会董事,并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2003年4月,当选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
● 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6年4月,被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1年3月,牵头建设并入驻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