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u8J5gG6De energy.huanqiu.comarticle华北电力大学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六大行动贡献“双碳”高校力量/eh6hgvooo/eh747vf429月24日,第五届(2021)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创新成就展在京举办。华北电力大学在大会上正式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为高校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迈出了具有探索意义的重要一步。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在发布会上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将以服务“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为战略基点,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出什么样的科研”“贡献什么样的思想”等问题,聚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师资队伍、校园行动等方面实施“六大行动”,推出20条具体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力、贡献力,承担好重大的时代使命,贡献出高校应有的力量。在聚焦学科专业方面,将推进学科专业扩新行动,构建能源电力学科新体系;人才培养方面,将推进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打造“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新高地;科技创新方面,将推进科技创新登攀计划,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决策支撑;开放合作方面,将推进开放合作升级行动,构建能源电力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方面,将推进师资高端汇聚行动,打造“碳中和”专职科研队伍;校园行动方面,将推进零碳校园建设行动,建设智慧零碳校园新标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一年来,各地积极行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人才是“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落地的关键。作为“双碳”能源重要人才阵地的能源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多元能源的综合化,以及新能源发展、特高压建设、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的发展等各方面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杨勇平表示,下一步,华北电力大学将以“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为牵引,推动人、财、物等资源精准流向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全面加强碳中和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教师承担或参与碳中和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培育碳中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产教协同联合体,重点建设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展望2060年“碳中和”目标时,杨勇平说,华北电力大学将建成一批引领世界能源“碳中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学科,构建以电为主、电氢协同的世界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将学校打造成为服务“碳中和”目标的人才培养高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我国实现能源电力行业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我国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更大的贡献。1632500703882责编:齐琛冏环球网能源频道163250070388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63111755873f0cccf93b144630d96ffu5.jpg{"email":"qichenjiong@huanqiu.com","name":"齐琛冏"}
9月24日,第五届(2021)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创新成就展在京举办。华北电力大学在大会上正式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为高校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迈出了具有探索意义的重要一步。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在发布会上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将以服务“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为战略基点,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出什么样的科研”“贡献什么样的思想”等问题,聚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师资队伍、校园行动等方面实施“六大行动”,推出20条具体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力、贡献力,承担好重大的时代使命,贡献出高校应有的力量。在聚焦学科专业方面,将推进学科专业扩新行动,构建能源电力学科新体系;人才培养方面,将推进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打造“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新高地;科技创新方面,将推进科技创新登攀计划,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决策支撑;开放合作方面,将推进开放合作升级行动,构建能源电力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方面,将推进师资高端汇聚行动,打造“碳中和”专职科研队伍;校园行动方面,将推进零碳校园建设行动,建设智慧零碳校园新标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一年来,各地积极行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人才是“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落地的关键。作为“双碳”能源重要人才阵地的能源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多元能源的综合化,以及新能源发展、特高压建设、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的发展等各方面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杨勇平表示,下一步,华北电力大学将以“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为牵引,推动人、财、物等资源精准流向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全面加强碳中和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教师承担或参与碳中和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培育碳中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产教协同联合体,重点建设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展望2060年“碳中和”目标时,杨勇平说,华北电力大学将建成一批引领世界能源“碳中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学科,构建以电为主、电氢协同的世界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将学校打造成为服务“碳中和”目标的人才培养高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我国实现能源电力行业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我国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