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VS7nkwLP energy.huanqiu.comarticle历经脱贫攻坚战洗礼之后——贵州的巨变/eh6hgvooo/eh74891nd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为忠实记录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学习时报》在全国采访了部分地区的五级书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专家学者等。从2月26日起,陆续刊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亲历者说”采访实录。首篇刊发的报道名为《谱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采访的是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贵州的巨变是全方位的,突出的、耀眼的是三个方面。”,在回答采访组第五个问题“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贵州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时,谌贻琴如是说。采访组:请您谈谈,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贵州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谌贻琴:这些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共同奋斗,贵州实现了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赞誉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今年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时,称赞“沿途所见,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贵州的巨变是全方位的,突出的、耀眼的是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贵州来讲,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经济发展实现大踏步前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78万亿元,过去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5位、排在第20位,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经济增速连续10年居全国前三,创造了经济增速连续领先全国的“黄金十年”!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过去,我们吃了不少“交通不通”的苦。2015年,我们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组硬化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高速铁路连通周边省会,与全国主要城市形成2—8小时高铁交通圈,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世界前100座高桥有46座在贵州,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如今的贵州,万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山区群众从此不再“望路兴叹”!三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根本性转变。经过这些年大战大考的洗礼,全省干部群众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精神状态发生深刻变化。2018年2月,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高峰村15名残疾群众给我写信,讲了他们搬迁到城镇后,自力更生开办合作社发展酸笋产业的情况。他们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不能等着党和政府送小康,要自立自强,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我给他们回了信,称赞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可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让酸笋产业成为乡亲们的增收产业、幸福产业。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感召下,广大群众用勤劳双手摆脱了贫困,创造了美好生活。大家在城镇都住上了新房子,就业有了保障,特别是教育条件的改善,有力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世代贫困的宿命被彻底改写!精神的变化是最可贵的变化。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希望贵州的同志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把总书记提出的“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精神,确立为新时代贵州精神。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所依凭的就是这样的精神,所焕发出来的也是这样的精神。我深深感到,只要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就能不断激发贵州干部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就能最大限度凝聚起贵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建设好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王政壹 李苗苗 杨大志 黄珊)1614319851256责编:高鑫戈环球网能源频道1614319851256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为忠实记录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学习时报》在全国采访了部分地区的五级书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专家学者等。从2月26日起,陆续刊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亲历者说”采访实录。首篇刊发的报道名为《谱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采访的是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贵州的巨变是全方位的,突出的、耀眼的是三个方面。”,在回答采访组第五个问题“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贵州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时,谌贻琴如是说。采访组:请您谈谈,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贵州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谌贻琴:这些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共同奋斗,贵州实现了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赞誉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今年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时,称赞“沿途所见,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贵州的巨变是全方位的,突出的、耀眼的是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贵州来讲,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经济发展实现大踏步前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78万亿元,过去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5位、排在第20位,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经济增速连续10年居全国前三,创造了经济增速连续领先全国的“黄金十年”!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过去,我们吃了不少“交通不通”的苦。2015年,我们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组硬化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高速铁路连通周边省会,与全国主要城市形成2—8小时高铁交通圈,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世界前100座高桥有46座在贵州,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如今的贵州,万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山区群众从此不再“望路兴叹”!三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根本性转变。经过这些年大战大考的洗礼,全省干部群众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精神状态发生深刻变化。2018年2月,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高峰村15名残疾群众给我写信,讲了他们搬迁到城镇后,自力更生开办合作社发展酸笋产业的情况。他们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不能等着党和政府送小康,要自立自强,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我给他们回了信,称赞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可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让酸笋产业成为乡亲们的增收产业、幸福产业。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感召下,广大群众用勤劳双手摆脱了贫困,创造了美好生活。大家在城镇都住上了新房子,就业有了保障,特别是教育条件的改善,有力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世代贫困的宿命被彻底改写!精神的变化是最可贵的变化。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希望贵州的同志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把总书记提出的“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精神,确立为新时代贵州精神。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所依凭的就是这样的精神,所焕发出来的也是这样的精神。我深深感到,只要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就能不断激发贵州干部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就能最大限度凝聚起贵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建设好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王政壹 李苗苗 杨大志 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