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Hn7nz6SlY energy.huanqiu.comarticle国网北京电力 一流电网服务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eh6hgvooo/eh74bobea/eh74c1kc0电网更智能、能源更绿色、用能更美好,首都电网纵横交织,向能源互联转型升级,支撑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服务首都的窗口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服务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切实行动。国网北京电力坚持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主动对接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在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落地、助力首都能源革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高效服务,争先锋、站排头,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当好先行官 服务首都新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网北京电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宁可让电等发展,不要让发展等电”要求,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电网高质量发展融入首都新时代发展大局,坚决当好电力“先行官”。 紧扣“一核”“一翼”中央部署,规划打造“两大先行示范区”。千年古都,首善之区。服务“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国网北京电力高标准对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线,优化完善7大类、17项重点任务,统筹提升智能设备硬实力、智慧运维软实力、多维管理支撑力。大运河畔,生机勃发。服务“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行政办公区建成“双花瓣”配网网架,其他区域采用电缆双环网,实现供电可靠率99.999%以上。老城“双修”、城市绿心配套迁改、综合交通枢纽配套电力工程等,电力与副中心发展同频共振。服务冬奥,能源互联转型升级。国网北京电力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嵌入电力建设与服务保障全过程。投产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12项配套电网工程,并在延庆建成投运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绿电供应。组建23支场馆保障团队,创新实施国家体育场等11座场馆建设保障一体化服务,研制氢能源应急发电车等耐寒智能化低压供电设备,创新研发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实现冬奥会运行信息全方位覆盖、赛事活动全过程保障、重要客户全流程服务。北京南中轴延长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耀眼的明珠镶嵌于京冀交汇处。服务于此,国网北京电力构建起世界一流的机场配套电网。与之毗邻的临空经济区内,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和生态体系正逐步落地。国网北京电力应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建设分布式能源站,推进冷热电气等能源设施融合建设。组建电网企业主导、地方政府主推、社会多方参与的运营公司,推动能源互联网一体化运营、一站式服务、专业化托管,促进共建共治共享。首都供电无小事。国网北京电力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功能定位,推动政企合作,以服务国家重大项目为带动,抓重点、补短板、强不足,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城市运行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今年,国网北京电力积极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以智能化指挥、智能化管控、智能化保障,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雪车雪橇场地认证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156项,严阵以待保障度夏度冬电网安全稳定,坚决守牢城市运行“生命线”。■ 架起连心桥 保卫蓝天过暖冬“现在取暖、做饭全用电,既安全又环保,冬天过得倍儿舒坦!”草厂胡同居民朱茂锦切身体验着“电”在日子里传递的幸福味儿。生活在这里的胡同居民,实现了起居、采暖、厨炊、洗浴等家居能源全电化。“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网北京电力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把全力推进“煤改电”工程作为落实国家治理大气污染、促进首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从首都核心区到农村地区,北京“煤改电”工程至今已走过18个年头。如今,清洁温暖的电替代传统的烧煤取暖,已融入130万户居民家中。说起“煤改电”带来的变化,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长陵村的吴金兰大妈夸赞,“自从我家用上电采暖以后,冬天取暖安全又环保,不用再惦记着添煤。供电服务跟得紧,咱用着也放心。”进入采暖季,国网北京电力将保障“煤改电”市民取暖作为冬季第一民生实事。按照北京市和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国网北京电力首次将市政供热站、用户供热站、壁挂炉用户、“煤改电”用户、“煤改气”用户以及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六大类用户供暖保障,全面纳入度冬供电保障范围,供暖供电保障客户人数超过2000万。2133.3万千瓦、2156.4万千瓦,入冬以来气温降低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移动式车载直流融冰车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持续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加强“煤改电”等供暖客户保障力度,让市民放心用电、温暖度冬。抢修资源配备不断优化。全市各区域安排部署抢修队伍258支,抢修人员2500余人,抢修车辆650余辆,发电车125台套,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针对带有供暖用户的线路,逐条编制故障处理“一线一案”,对于“煤改电”用户编制“一村一案”,对于其他供暖用户编制“一户一案”,实现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处理。党员服务不断延伸。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煤改电”乡村,为孤寡老人、患病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排忧解难。在“煤改电”村设立社区客户经理,开展“网格化”社区服务。购电渠道不断拓展。“网上国网”APP、“国网北京电力”微信公众号等,指尖的便利让客户随时随地交电费。“线上+线下”,除供电营业厅、商业银行等现有服务网点之外,“煤改电”村增设村邮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线下代售网点。此外,95598客服热线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抢修联动,与采暖设备厂商建立维修网点热线联系机制,“组团式”协同保障服务让百姓度冬多一度温暖。■ 服务无止境 营商环境再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不用跑来跑去,也没花一分钱,电就给接好了,服务倍儿棒!”今年,白魁小馆新店享受到低压掘路免审批“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项目带来的福利,店主秦德东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北京已有4万多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便捷的供电服务,平均接电时间降低为5天。“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国网北京电力主动融入北京市工作大局,不断拓展“获得电力”内涵,率先推出并实施“三零”“三省”服务等举措,打造用电营商环境优化系统工程,为我国世界银行“获得电力”指标排名由第98位跃升至第12位贡献了国网力量。针对小微企业多元化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在变革中寻求管理、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突破。用电业务由“线下办”转为“线上办”。创新推出表计定位拍照上传、电子合同等举措,为客户提供业务线上申请、信息线上流转、合同线上签署、进度线上查询、服务线上评价的线上“一条龙”服务。用电服务由“客户办”转为“电力公司办”。以往客户自行往返政府多部门办理业务,优化为电力公司成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国网北京电力还面向社会公开接电环节、时长、成本等服务承诺,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行“一证办电”等服务,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硬招实招,进一步提升了客户获得电力的便利度,让首都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贴心、更省心、更暖心的用电服务。今年夏天,北京朝阳区盒子空间酒店复工在即。接到在线申请电力增容后,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组成的“1+1”服务团队就到现场勘查,代客户“跑腿儿”,把相关掘路审批材料报送到相关市政部门,在第7天就完成装表送电工作。在巩固低压“三零”服务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又先后推出10千伏高压临时用电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等新举措,实现办电环节压缩50%、平均时长压缩70%、客户投资平均节省30%。全力服务复工复产,与企业共克时艰。供电公司量身定制用电改造方案、节省企业一次性建设投资300多万元、享受电费减免政策红利……优化营商环境,让以北京喜隆多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中小微企业切实“减负”享“实惠”。国网北京电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在服务“六稳”“六保”中发挥“压舱石”作用,坚决执行一般工商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确保政策红利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个电力客户。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国网北京电力已为疫苗生产厂家等11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三零”服务,疫情期间171万余名居民享受“欠费不停电”服务,60余家商场享受缓交电费政策,彰显了国家电网公司“顶梁柱”“顶得住”的责任担当。■ 聚力新基建 数字赋能更智慧奔跑的电动汽车穿梭往来。一张分布广、示范强、服务优、效率高,具有首都特色的充电服务网络,让市民出行有了更低碳的选择。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建设国内最大规模集中式智慧有序充电站,在五棵松投运京西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延庆阪泉服务区建成国内首座大功率群充群控充电站,全自动公交充电机器人,立体双层充电站、无线充电系统、蓝牙地锁、“共享充电”服务……更多的创新成果不胜枚举。国网北京电力坚定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新基建”部署,紧紧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推进首都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推动人、车、桩、网协调发展。目前,已实现全市16个行政区,11条高速公路、24个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在中央机关、冬奥场馆、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点区域建成充电示范工程;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0.9千米充电圈;在充电设备中直流快充桩占比超过60%,平均充电时长1个小时以内。今年年底前,各类充电桩建设规模将达到2万个,形成“城际全贯通、城乡全覆盖、服务全天候”的充电服务网络。首都充电服务网络服务性能越来越优质、高效。新旧之间,动能转换。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对“发展数字经济”做出重要部署。国网北京电力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大趋势,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建设、独立开发的海淀城市大脑智慧能源板块上线,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打造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多维度城市画像。电力看生态,助力打好首都污染防治攻坚战;电力看经济,发挥电力大数据“晴雨表”作用;电力看复工复产复学,密切监测区域疫情、企业生产和学校复课状态,为政府风险预估、研判决策提供支撑……数字化推动智慧电网、智慧企业建设,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国网北京电力还把全面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水平作为服务“新基建”的有效着力点。结合北京“三城一区”、大兴临空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建设要求,围绕能源托管、能效管理、多能供应、新能源应用等重点业务方向,着力打造“首都特色、示范引领”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促进客户侧用能更智慧、更高效、更清洁。“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我们基于各类成熟的解决方案,利用客户互动引发深层需求,依托平台开展数据挖掘等精准服务。”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负责人介绍,国网北京电力正打造“互联网+能源”“物联网+能源”的创新生态,助力北京智慧园区、智慧小区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时代壮阔前行,初心使命不渝。国网北京电力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奋发有为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新担当、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开创新境界、在服务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再谱新篇。 文/曹瑾 杜敏 张晨曦1609143893397责编:罗薇北京日报1609143893397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电网更智能、能源更绿色、用能更美好,首都电网纵横交织,向能源互联转型升级,支撑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服务首都的窗口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服务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切实行动。国网北京电力坚持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主动对接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在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落地、助力首都能源革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高效服务,争先锋、站排头,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当好先行官 服务首都新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网北京电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宁可让电等发展,不要让发展等电”要求,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电网高质量发展融入首都新时代发展大局,坚决当好电力“先行官”。 紧扣“一核”“一翼”中央部署,规划打造“两大先行示范区”。千年古都,首善之区。服务“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国网北京电力高标准对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线,优化完善7大类、17项重点任务,统筹提升智能设备硬实力、智慧运维软实力、多维管理支撑力。大运河畔,生机勃发。服务“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行政办公区建成“双花瓣”配网网架,其他区域采用电缆双环网,实现供电可靠率99.999%以上。老城“双修”、城市绿心配套迁改、综合交通枢纽配套电力工程等,电力与副中心发展同频共振。服务冬奥,能源互联转型升级。国网北京电力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嵌入电力建设与服务保障全过程。投产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12项配套电网工程,并在延庆建成投运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绿电供应。组建23支场馆保障团队,创新实施国家体育场等11座场馆建设保障一体化服务,研制氢能源应急发电车等耐寒智能化低压供电设备,创新研发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实现冬奥会运行信息全方位覆盖、赛事活动全过程保障、重要客户全流程服务。北京南中轴延长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耀眼的明珠镶嵌于京冀交汇处。服务于此,国网北京电力构建起世界一流的机场配套电网。与之毗邻的临空经济区内,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和生态体系正逐步落地。国网北京电力应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建设分布式能源站,推进冷热电气等能源设施融合建设。组建电网企业主导、地方政府主推、社会多方参与的运营公司,推动能源互联网一体化运营、一站式服务、专业化托管,促进共建共治共享。首都供电无小事。国网北京电力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功能定位,推动政企合作,以服务国家重大项目为带动,抓重点、补短板、强不足,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城市运行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今年,国网北京电力积极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以智能化指挥、智能化管控、智能化保障,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雪车雪橇场地认证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156项,严阵以待保障度夏度冬电网安全稳定,坚决守牢城市运行“生命线”。■ 架起连心桥 保卫蓝天过暖冬“现在取暖、做饭全用电,既安全又环保,冬天过得倍儿舒坦!”草厂胡同居民朱茂锦切身体验着“电”在日子里传递的幸福味儿。生活在这里的胡同居民,实现了起居、采暖、厨炊、洗浴等家居能源全电化。“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网北京电力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把全力推进“煤改电”工程作为落实国家治理大气污染、促进首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从首都核心区到农村地区,北京“煤改电”工程至今已走过18个年头。如今,清洁温暖的电替代传统的烧煤取暖,已融入130万户居民家中。说起“煤改电”带来的变化,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长陵村的吴金兰大妈夸赞,“自从我家用上电采暖以后,冬天取暖安全又环保,不用再惦记着添煤。供电服务跟得紧,咱用着也放心。”进入采暖季,国网北京电力将保障“煤改电”市民取暖作为冬季第一民生实事。按照北京市和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国网北京电力首次将市政供热站、用户供热站、壁挂炉用户、“煤改电”用户、“煤改气”用户以及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六大类用户供暖保障,全面纳入度冬供电保障范围,供暖供电保障客户人数超过2000万。2133.3万千瓦、2156.4万千瓦,入冬以来气温降低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移动式车载直流融冰车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持续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加强“煤改电”等供暖客户保障力度,让市民放心用电、温暖度冬。抢修资源配备不断优化。全市各区域安排部署抢修队伍258支,抢修人员2500余人,抢修车辆650余辆,发电车125台套,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针对带有供暖用户的线路,逐条编制故障处理“一线一案”,对于“煤改电”用户编制“一村一案”,对于其他供暖用户编制“一户一案”,实现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处理。党员服务不断延伸。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煤改电”乡村,为孤寡老人、患病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排忧解难。在“煤改电”村设立社区客户经理,开展“网格化”社区服务。购电渠道不断拓展。“网上国网”APP、“国网北京电力”微信公众号等,指尖的便利让客户随时随地交电费。“线上+线下”,除供电营业厅、商业银行等现有服务网点之外,“煤改电”村增设村邮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线下代售网点。此外,95598客服热线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抢修联动,与采暖设备厂商建立维修网点热线联系机制,“组团式”协同保障服务让百姓度冬多一度温暖。■ 服务无止境 营商环境再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不用跑来跑去,也没花一分钱,电就给接好了,服务倍儿棒!”今年,白魁小馆新店享受到低压掘路免审批“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项目带来的福利,店主秦德东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北京已有4万多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便捷的供电服务,平均接电时间降低为5天。“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国网北京电力主动融入北京市工作大局,不断拓展“获得电力”内涵,率先推出并实施“三零”“三省”服务等举措,打造用电营商环境优化系统工程,为我国世界银行“获得电力”指标排名由第98位跃升至第12位贡献了国网力量。针对小微企业多元化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在变革中寻求管理、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突破。用电业务由“线下办”转为“线上办”。创新推出表计定位拍照上传、电子合同等举措,为客户提供业务线上申请、信息线上流转、合同线上签署、进度线上查询、服务线上评价的线上“一条龙”服务。用电服务由“客户办”转为“电力公司办”。以往客户自行往返政府多部门办理业务,优化为电力公司成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国网北京电力还面向社会公开接电环节、时长、成本等服务承诺,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行“一证办电”等服务,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硬招实招,进一步提升了客户获得电力的便利度,让首都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贴心、更省心、更暖心的用电服务。今年夏天,北京朝阳区盒子空间酒店复工在即。接到在线申请电力增容后,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组成的“1+1”服务团队就到现场勘查,代客户“跑腿儿”,把相关掘路审批材料报送到相关市政部门,在第7天就完成装表送电工作。在巩固低压“三零”服务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又先后推出10千伏高压临时用电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等新举措,实现办电环节压缩50%、平均时长压缩70%、客户投资平均节省30%。全力服务复工复产,与企业共克时艰。供电公司量身定制用电改造方案、节省企业一次性建设投资300多万元、享受电费减免政策红利……优化营商环境,让以北京喜隆多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中小微企业切实“减负”享“实惠”。国网北京电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在服务“六稳”“六保”中发挥“压舱石”作用,坚决执行一般工商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确保政策红利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个电力客户。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国网北京电力已为疫苗生产厂家等11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三零”服务,疫情期间171万余名居民享受“欠费不停电”服务,60余家商场享受缓交电费政策,彰显了国家电网公司“顶梁柱”“顶得住”的责任担当。■ 聚力新基建 数字赋能更智慧奔跑的电动汽车穿梭往来。一张分布广、示范强、服务优、效率高,具有首都特色的充电服务网络,让市民出行有了更低碳的选择。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建设国内最大规模集中式智慧有序充电站,在五棵松投运京西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延庆阪泉服务区建成国内首座大功率群充群控充电站,全自动公交充电机器人,立体双层充电站、无线充电系统、蓝牙地锁、“共享充电”服务……更多的创新成果不胜枚举。国网北京电力坚定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新基建”部署,紧紧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推进首都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推动人、车、桩、网协调发展。目前,已实现全市16个行政区,11条高速公路、24个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在中央机关、冬奥场馆、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点区域建成充电示范工程;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0.9千米充电圈;在充电设备中直流快充桩占比超过60%,平均充电时长1个小时以内。今年年底前,各类充电桩建设规模将达到2万个,形成“城际全贯通、城乡全覆盖、服务全天候”的充电服务网络。首都充电服务网络服务性能越来越优质、高效。新旧之间,动能转换。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对“发展数字经济”做出重要部署。国网北京电力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大趋势,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建设、独立开发的海淀城市大脑智慧能源板块上线,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打造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多维度城市画像。电力看生态,助力打好首都污染防治攻坚战;电力看经济,发挥电力大数据“晴雨表”作用;电力看复工复产复学,密切监测区域疫情、企业生产和学校复课状态,为政府风险预估、研判决策提供支撑……数字化推动智慧电网、智慧企业建设,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国网北京电力还把全面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水平作为服务“新基建”的有效着力点。结合北京“三城一区”、大兴临空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建设要求,围绕能源托管、能效管理、多能供应、新能源应用等重点业务方向,着力打造“首都特色、示范引领”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促进客户侧用能更智慧、更高效、更清洁。“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我们基于各类成熟的解决方案,利用客户互动引发深层需求,依托平台开展数据挖掘等精准服务。”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负责人介绍,国网北京电力正打造“互联网+能源”“物联网+能源”的创新生态,助力北京智慧园区、智慧小区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时代壮阔前行,初心使命不渝。国网北京电力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奋发有为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新担当、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开创新境界、在服务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再谱新篇。 文/曹瑾 杜敏 张晨曦